有人說“人崗匹配”是人力管理的精髓,俗話說“人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作為個體,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為了幫助同學們從不同角度去認識自己、了解環境,更好的為将來的職場工作做好準備,同時,也為了普及中國傳統文化,3月26日,李欣老師為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MBA的同學們帶來了主題為“易經文化與事業的發展規劃”的精彩講座。

李欣老師是易學文化實戰派專家,同時也是一位易學文化實戰派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易經文化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
陰陽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木、火、土、金、水是指五行的五種變化的物質,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同今天的化學、物理、數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五行相生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自然是道,掌握規律。
易經主要是講了,如何看待事物的發展。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充滿了變化,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宇宙的萬物都是靠大自然的陰陽變化來維持生命力的。大為陽,小為陰;長為陽,幼為陰;善為陽,惡為陰;天為陽,地為陰。自然界的變化是自然界生存的必然規律,按照易經的觀點是萬物更新的必然結果,自然界的法則是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的規則,自然界裡凡是沒有天敵和沒有受克制的動物也生存不了,凡是天敵少的或者生命周期長的動物肯定在自然環境的生育能力低,或者成活率也不高,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之道,隻有這樣才能使自然界的萬物有序化的各行其道,各司其職的遵循着自生自滅的原則。
對于我們生活的個體而言,我們不僅要了解易經的知識,還要學會用易經的知識來了解我們自己的五行陰陽,以及所在家庭、工作和生活環境的五行,要學會了解規律、掌握規律,順勢而為。
同時也要學會接納,接納自己認為好的地方,也要接納自己的不足,同樣對别人、對環境也是如此。因為萬物相聲相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隻有相對而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發現規律并且掌握規律。
厚德載物,天時地利人和。
雖然李欣老師強調了對于五行陰陽掌握的重要性,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很容易得到世俗生活中的回報和成功。但同時,李欣老師也強調了,個體和環境是互動的,有時即使掌握了五行陰陽相生相克,個體似乎也沒有得到如願的回報,因為凡事講究天時、地利和人和,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修為和德行要能承載所受的福報。所謂“厚德載物”,理當如是。
以前聽葉曼老先生的講座,她曾經提到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命和運是可以通過自我的修煉和成長去改善的,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自己的磁場變了,和環境的互動也會發生變化,就像那就很流行的話一樣“你好了,世界就好了”。
撰稿:吳 雁 MBA 2014 F班
攝影:程晉芳MBA 2014 F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