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4-01點擊數:1674來源:參考消息
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孫選中
“即使是世界頂尖商學院,也充滿了危機感,也在尋求擴大自己優勢的方法。”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孫選中告訴記者,“市場通過競争的方式選拔和檢驗人才,必然會倒逼商學院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而“創新”也由此成為商學院發展過程中出現頻率頗高的詞彙。中國的商學院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應對競争與挑戰的過程中,它們似乎尋找到一條與衆不同的發展之路—基于大學本身的學科優勢和特色,開辟特色MBA項目,以滿足市場多元化人才需求。
“辦什麼樣的商學院?”
“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商學院?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這是孫選中1994年來到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開始籌備工商管理專業時,思考最多的問題。
經過調研,他發現高校現有的工商管理專業各具優勢—綜合類大學注重理論前沿研究,主要培養研究型人才;理工類大學培養項目管理、工程管理等技術管理型人才;财經類大學培養如财務、會計和保險等資源管理型人才。”孫選中認為,“這些确實是未來市場經濟需要的人才,但并不是我們的優勢。”
究竟如何從自身優勢着手?
“市場經濟講究規則,這個規則是指市場自身機制形成的規則。而未來市場一定需要能夠把握規則、運用規則,甚至能夠建立規則的人。”孫選中告訴記者,“一提到規則人們首先想到了法律,法律當然不等同于規則,但它是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市場起保護和促進作用。培養懂商業也懂規則的人才,既可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又可結合政法大學優勢。因此,我們當時就将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定位于培養法商複合型人才。”
法學應用方面的課程知識,第一次真正被注入到工商管理專業。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分析和思考商業問題時,又多了一個新工具—規則意識和法律思考角度。
伴随中國發展進程加快,中國企業傳統管理方式的弊端日漸突顯,轉型已成必然。“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反傾銷事件?我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這一過程中哪些問題可以避免。我們已經加入了一個在規則上博弈的群體,企業家僅憑經驗、感覺和膽識的管理方式顯然不能完全适應新的環境。”孫選中說。
中國企業正從粗放、感性向集約、理性發展轉變,規則意識也變得更加重要。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所探索的法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成熟。2010年它正式開始招收第一批MBA學生。也就在這一年,全國開展MBA教育的院校已經達到上百所,這距離中國首批MBA培養院校獲批招生(1991年)已經過去了19年。
“沒有固定解決方案”
“以前我們對一個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往往隻從論證盈虧平衡和項目産出比等商業變量考慮。其實,給企業帶來風險的不僅有商業變量,還有規則變量。比如相關标準提高了,成本也會相應增加,這是以前論證模型中沒有考慮的部分。”孫選中表示,“這就是法商管理,是它與傳統管理不同的地方,它為人們注入新的思考角度—在管理過程中沒有純商業管理,處處是商業和規則的交互作用。”
為了能夠讓MBA學生深入了解法商管理的真正意義,并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将法商管理案例引入教學之中。孫選中介紹:“MBA有10多門世界通用的核心課程,我們首先将法商管理的理念融入這些核心課程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MBA的教學案例幾乎沒有純商業案例,都存在于特定的規則和背景下。而學生如果能接受案例中的經驗教訓,還能提煉出相關規則和法律,這才是給予他們最大啟發的教學模式。”
在法商管理案例分析課中,商業課程老師進行理論講解的同時,法律一線導師也從案件訴訟過程中發現的實際問題角度進行分析。孫選中說:“MBA教學就是要引發學生多角度思考,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工具,而絕非給你固定的解決方案。”
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案,該如何應對未來事業發展中的突發事件和複雜環境呢?同學之間的頭腦風暴、師生之間的機智問答、同學與企業家的對話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具體辦法就蘊藏在這每一次的思想碰撞中。
這也是MBA教育短時間内不會被免費的大規模網絡公開課取代的原因之一。
“創新不是一個概念”
挑戰依然存在。“以知識灌輸為主的傳統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今天市場對于MBA人才的要求。商學院必須以方法傳授和能力培養為主,而案例教學法、社會課堂、海外研學和企業實踐等方式也在不斷改進。”孫選中說。
創新創業能力、領導力和全球變通力(在不同文化間調整行為方式)……市場對人才需求在變化,商學院的MBA課程設置也早已超越了通常意義下的管理技能。
時至今日,全國已經有230多所院校開展MBA教育,競争越發激烈,同質化現象也日益明顯。
“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不可能隻有一個培養模式。”孫選中表示,“各個學校在把握市場需求和節奏的同時,還要結合自身優勢,找準自我定位,并且有創新的做法。創新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在探索法商管理的道路上不斷摸索。“法”與“商”也從知識層面融合,到轉變傳統管理模式的實際應用,再到價值層面法商智慧的升級過程。孫選中坦言:“企業家的天性就是創新和冒險,但如何不因規則本身而制約自身發展呢?這或許就是一種能夠靈活應用的智慧。”
本土商學院能否培養出适應、管理和領導全球大範圍下企業的人才,引發行業内更多的思考。“未來市場将發揮更大的主導作用。在規則中博弈,在創新中發展,這樣的思維或将引領中國企業實現國際化到全球化的轉變。”孫選中充滿信心。
(北京參考記者淩雲)